Courses

  • 课程教学做法及成效

           根据世界史学科特点细化育人过程,认真做好科研育人、课程育人工作,采用多种办法和教学 方式,培养适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文科”人才。
           1.深化课程思政,重引导,倡导探索学习
           学科承担各级教改课题4 项,如“世界近现代史‘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研究”(2020年度校级教改课题),世界史学科课程的设置满足“核心素养教育”要求和我国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立德树人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课程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不断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在着力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理念的指导下,突出世界史专业特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完善通史课程与专题讲座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以世界史尤其是东亚区域史为基础,融合国际关系理论、朝鲜半岛史、美国外交政策史、东亚区域文献导读等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群。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重视政治理论,强实践,倡导体验学习
           课程结构设置体现研究生学业科研能力和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体现理论与实践、选修与必修之间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一言堂的做法。教师就某个问题将研究生分成几个小组,分散式查找相关资料,定期组织研究生读书会,就某一主题进行集中讨论,并由老师做点评总结。加强研究生的对外学术交流,引导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在交流过程中,检证研究生的培养。



    北华大学东亚中心读书研讨会



           3.健全质量督导,重导向,倡导创新学习
           中心设立教学督导质量检查小组,并聘请4名相关学科校内专家,关注每一个研究生的成长与每一位教师的表现,从学业规划到课堂教学,准确把握评价方式和学科前沿问题。注重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培养,不断加强同国内外其他高校诸如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日本一桥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等高校就历史学科或世界史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提升问题进行多方探讨,互相借鉴,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对本学科的认知能力与水平。



    东亚中心与日本一桥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签订研究生培养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