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s

  • 思政育人做法及成效

           学科团队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坚持思政进课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 能力培养之中,帮助研究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通过《世界史经典文献导读》等基础课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防止各类错误思想文化侵蚀,教育引导师生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
           1.扎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世界史学科团队坚持服务桑梓,为所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应相关部门邀请,为东北亚博览会、吉林市国际马拉松比赛提供志愿翻译服务,在吉林市龙潭山文化资源挖掘、舒兰完颜希尹文化宣传、吉林市与日本松江市“友好城市展示馆”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与吉林市周边的桦甸市、磐石市的东北抗联遗址纪念馆联合,为挖掘吉林区域内的抗联活动遗迹提供文献佐证,引导研究生志愿者参与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助力舒兰完颜希尹陈列馆建设





    承办吉林市与日本山形市、松江市友好城市展馆


           所在学科现与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水师营、丰满劳工纪念馆等6家单位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活动,定期选拔青年志愿者做义务讲解员,现已先后选派100余人次,为广大群众提供义务讲解志愿服务时长达500小时以上,多次荣获省、市、校级志愿服务先进称号,在吉林市文旅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生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水师营、丰满劳工纪念馆等6家单位担任义务讲解员


           2.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思政队伍建设
           东亚中心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9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省人大代表1人,省师德标兵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 人,国家一级学会常务副会长1人,由教师队伍中的党员同志主要承担“思政进课堂”工作。支部委员会由3 名青年博士党员组成,支部建有专用的党员活动室和党员会议室,内部硬件设施齐全。中心党支部于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年顺利通过验收。支部党建引领科研工作成效突出,2020年被评为“吉林省标杆党委培育单位”。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验收通过名单





    东亚中心党支部获评省师德标兵1人





    党员活动室


           3.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意识形态风险尤其突出,特别是本学科重点关注的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等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高层次密切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本学科团队成员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所在党支部要求在邀请外籍专家讲座等涉外场合有一定数量的党员在场,支部书记必须到场列席,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规范。在所有课程中强化家国情怀教育,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藉助“青年大学习”等平台,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





    东亚中心教学科研活动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管理序列





    涉外学术交流严守意识形态阵地


           世界史学科依托东亚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亲和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用思想政治教育助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课程思政”,所有任课教师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专业发展上也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成效显著。
           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世界史学科团队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成员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将集中学习与成员自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学习强国、新时代e 支部、吉林省青年大学习等平台定期发布学习材料,查摆问题落实整改任务。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基于新时代e支部平台的理论学习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特色党建活动,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素材
           支部认真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先后组织了“重走抗联路 考察杨靖宇密营”“追思抗联先烈奋发时代精神”“弘扬爱国主义 传承抗联精神”主题党建活动“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主题党建实践活动。在党建的引领下,不断提高服务科研、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成效显著。



    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活动


           3.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生根
           充分利用东亚中心研究生会的影响力,鼓励教师带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完善研究生会管理制度,发挥研究生的作用,推进研究生在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科生实践基地的社会服务活动,探索多样的活动形式。厚植家国情怀,通过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的爱国、爱乡情怀。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管理作用





    培养研究生爱国、爱乡情怀


           4.强化师资育人能力,思政队伍有力支撑。
           学科教师高度重视学生思政教育,亲身参与各项学生活动,给予学生思想指导。注重学生思政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党团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学术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



    思政教育引领学生学术探索





    东亚中心师生足球比赛